“燒烤店打人事件”使唐山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。目前打人的“9人全部落網”,多起實名舉報唐山當地相關的“涉黑”案件也獲得關注。
6月12日下午,唐山市召開夏季社會治安整治“雷霆風暴”專項行動動員部署大會,唐山市委、市政府決定,從即日起開展為期半個月的夏季社會治安整治“雷霆風暴”專項行動,把打擊鋒芒對準群眾反映強烈、社會影響惡劣的犯罪活動,出重拳,用重典,懲惡務盡,絕不手軟,以雷霆萬鈞之勢盡銳出戰、決戰決勝。整治內容為:打架斗毆、尋釁滋事、故意傷害、侮辱婦女等違法犯罪行為。敲詐勒索、欺行霸市、強攬工程、強迫交易等違法犯罪行為。聚眾賭博、組織容留賣淫、吸毒販毒、盜竊、搶劫、詐騙、網絡犯罪等違法犯罪行為。對違法犯罪進行包庇縱容,失職失責的違紀違法行為。唐山,此前顯著讓人記住的是煤炭鋼鐵、大地震,如今或將無奈加上打人事件。這座“因煤而建、因鋼而興”的資源型城市,大地震后積極重建的英雄城市,46年來又經歷了如何的滄桑巨變?
輝煌時代
唐山處在華北平原地震帶上,地殼運動較活躍,這是唐山發生大地震的根源,但同時因為地殼運動活躍,唐山也由此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,唐山能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之一,也與其資源豐富密不可分。1877年,唐山還只是唐山鎮。清政府在這里設開平礦務局,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辦礦挖煤,隨之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煤井誕生。1881年,時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在奏折中說:“蘆臺鎮東起至胥各莊止,挑河一道約70里為運煤之路,又由河頭接駐馬路15里,直抵礦所”,確定了唐胥鐵路的起始點。唐胥鐵路,中國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也于1881年9月竣工,11月8日正式通車。不僅是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,唐山還誕生了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、第一桶機制水泥、第一件衛生瓷。因此,唐山有“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”和“北方瓷都”的美譽。
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,第一個10年是全面恢復時期,直到1986年以后才得到快速發展,也正是這時期開始,國內工業結構正由原材料工業逐漸向重工業轉型,唐山也乘勢迎來高速發展。尤其是1992年以后,固定資產投資迅猛增長,中國第一次鋼鐵熱潮兇猛來襲,鋼材價格由每噸1600元猛漲到4300元。唐山的民營鋼鐵廠迅速崛起,但其實直到2000年前后,唐山的鋼鐵產能也只有470萬噸。2000年后,唐山鋼鐵工業抓住國際金融危機前經濟熱漲的機遇乘勢而起。到2003年,唐山鋼鐵企業達到了50多家,鋼鐵產能達到3000多萬噸。彼時,與鋼鐵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產業占到了唐山GDP的60%左右。新華社此前報道梳理稱,從1995年至2006年,唐山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。具體來看,唐山的GDP 由1998 年的781.2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2779.14億元, 財政收入由 1993年的43.9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 330.81 億元,財政收入古 GDP 的比重由1998 年的 5.62%提高到 2007 年的11.9%。唐山也進入全國財政強市行列。那時候,唐山市財政和市民“腰包”都鼓起來了。
《工人日報》此前報道,開灤集團一位礦工稱,“1999年,我的月工資就超過5000元!”還有工人表示,自己的月收入從2000多元漲到了5000多元,到2002年之后,每個月都在13000元以上。2006年唐山市統計局的一項調查顯示,唐山城市居民每百戶擁有汽車5輛、移動電話164部。2010年,唐山GDP一度躋身全國TOP20之列,與南京、寧波等地不相上下。到2012年,唐山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,達到12652.31美元,彼時的唐山正是老板滿天飛,豪車一大堆的時代。
壯士斷腕
唐山鋼鐵產業高速發展的同時,也付出了環境的代價。在2013年11月之前,唐山人感觸最深的就是與數十家鋼鐵企業比鄰而居,高爐吐著白煙,常年空氣能見度不高,貨運卡車進進出出,灰塵漫天。據央視2013年報道,唐山市玉田縣渠梁河村,因鍍鋅企業搬來后,以前村里甘甜的井水很快就變了味,“前幾年,從管井里抽出來的水都是鮮紅的,澆到菜上菜全都死了。”根據《中國環境統計年鑒2012》顯示,2011年,河北省排放的大氣污染物占據京津冀地區三大類主要大氣污染物的77%到90%。
2013年環境保護部對河北鋼鐵企業的全面調查發現,河北省60%的運行企業存在環保問題,70%的企業除塵設施運行不正常,80%的企業生產廢水違規排放。2013年10月,按照國務院出臺的淘汰落后產能規劃,國務院提出5年內壓縮8000萬噸鋼鐵產能,其中6000萬噸落在鋼鐵第一大省河北,而唐山將承擔削減4000萬噸的任務。在同年頒布的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中,國務院再次強調了鋼鐵行業的淘汰落后產能以及產能過剩治理。在2013年歲末,唐山組織了聲勢浩大的關停行動,拆設備、炸煙囪,強制拆除了一批已經列入淘汰名單的鋼鐵落后產能。從2013年至2019年8月來,唐山累計拆除和封存轉爐91座、高爐56座,壓減煉鋼產能4969.25萬噸、煉鐵產能2851萬噸,鋼鐵企業由2012年的58家減少到38家。唐山市單位GDP能耗水平持續下降,到2020年底,比2016年累計下降了12.8%,環比累計節能近1700萬噸標準煤;煤炭消費量逐年下降,2020年底較2016年累計壓減煤炭消費量835萬噸,超額完成省達削煤目標任務。就在今年6月2日,唐山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了關于印發《唐山市鋼鐵行業“1+3”行動計劃》的通知。要求年底前全面關停1000立方米以下高爐、100噸以下轉爐。
再尋新路
如此前唐山市領導曾說過,唐山連續關掉幾千家企業,這是要犧牲GDP的,這是要犧牲現實的財政收入的。但是,這幾年轉型的實踐教育了人們,也告訴了人們,使人們看到轉型的過程中,雖然眼下看是犧牲掉了一些局部小利益,但是經濟發展的質量提高了。去年以來,通脹加劇帶來的全球大宗商品暴漲,讓以唐山為代表的重工業城市、資源型城市從中受益,唐山經濟大幅提速。2021年,唐山GDP實際增速6.7%,名義增速14.3%,名義增速位居京津冀所有地市之首。
但拉長時間來看,過去10年,以合肥、福州、鄭州為代表的強省會城市脫穎而出,經濟狂飆突進,躋身萬億俱樂部之列。然而,同一時期,唐山GDP增速僅有50%多,而合肥增速超過200%,鄭州、西安、濟南等北方城市增速也超過了150%。在產業結構方面,唐山逐漸從過去以煤炭為基礎的產業結構,轉變為煤、鋼、電、陶等多元化產業結構,并積極推進重型制造、化工等企業發展。2021年,唐山鋼鐵產業增加值達2534億元,占工業增加值的61%,占全市GDP總量的30.8%。
在鋼鐵之外,唐山的商務物流產業相對發達,占GDP比重為17.8%,其他優勢產業如化工、綠色建材、新能源新材料等合計占比12.5%,新興產業方面,唐山正在著力打造的節能環保、現代應急裝備、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,合計占GDP比重不到6%。唐山因為臨海,其唐山港的吞吐量僅次于寧波港,上海港,全國第三,北方第一。2021年,唐山港貨物吞吐量高達7.2億噸,超過廣州深圳天津等港口。不過,如果看含金量更高的集裝箱吞吐量,唐山港則位于中下游。2021年,上海以4703萬TEU的規模位居全國第一,天津港以2027萬TEU的規模位居全國第6。而唐山港集裝箱吞吐量僅為329萬TEU,位居內地第18位。
而且,唐山港的貨種以煤炭、鐵礦石等大宗散貨為主,走貨量大,但相對單一。去年8月,唐山港口集團國際集裝箱發展有限公司揭牌,唐山港口集團國際集裝箱發展有限公司揭牌,“這是為港口轉型升級送上的一份禮物。”唐山港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宣國寶說,與唐山市壓減產能和調整經濟結構同步,唐山港推進集裝箱發展,加快由“大進大出”向“優進優出”轉型。可見,唐山的轉型之路,仍在繼續。
擴展內容:
唐山,簡稱“唐”,河北省轄地級市,位于河北東部、華北平原東北部,南臨渤海,北依燕山,毗鄰京津,地處華北與東北通道的咽喉要地,介于東經117°31′—119°19′,北緯38°55′—40°28′之間,總面積為13472平方千米 。下轄7個市轄區、4個縣,代管3個縣級市。
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句麗駐蹕而得名,素有“北方瓷都”之稱,是省域副中心城市 ,國務院批復確定的河北省中心城市之一,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和港口城市 ,中國(唐山)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、中國(河北)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 。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采煤礦井、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、第一臺蒸汽機車、第一桶機制水泥。唐山是中國評劇的發源地,素有“冀東三支花”之稱的皮影、評劇、樂亭大鼓,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截至2021年末,唐山市常住人口769.70萬人。2021年,唐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30.6億元,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606.5億元,第二產業增加值4546.8億元,第三產業增加值3077.3億元,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7.4:55.2:37.4。全市人均生產總值106783元。